3000吨/天好氧池废水除磷
一、实验目的
通过除磷剂的小试,分析除磷剂的处理效果、成本等,同时与现投加的药剂(PAC)对比,验证除磷剂与PAC处理效果的差异性,尝试建立最佳的污水处理模式,确保达标排放并成本可控。
二、实验时间
2014年8月16日
三、实验准备
取好氧池内的废水样、5%除磷剂、5%PAC溶液。
四、注意事项
1、做实验水样必须具有等同性,以减少偶然误差。
2、检测TP时取上清液,减少误差。
4、通过除磷剂不同投加量试验,建立除磷优化处理方案。
五、实验过程
1.1、取500mL平行水样置于500mL的烧杯中,分别向烧杯中定量投加除磷剂,搅拌20s,静置5min,观察实验现象。
1.2、取上清液观察表观色度、测定TP,实验数据记录见表一。
1.3、实验时间:2014年8月16日。
除磷剂工艺实验数据(表一)
原水:TP=5.667mg/L 实验时间:2014.8.16
项目
编号 |
药剂用量/ppm |
药剂名称 |
TP(mg/L) |
TP去除率 |
色度、现象 |
1 |
10 |
除磷剂 |
1.110 |
80.41% |
微黄 |
2 |
30 |
除磷剂 |
0.753 |
86.71% |
微黄 |
3 |
50 |
除磷剂 |
0.522 |
90.79% |
清澈 |
4 |
70 |
除磷剂 |
0.900 |
84.12% |
清澈、底部有黄色沉淀 |
5 |
90 |
除磷剂 |
0.963 |
83.01% |
清澈、底部有黄色沉淀 |
备注:水样为生化好氧池废水,摇匀后呈灰褐色,静置2min钟后分层明显上清液有些许灰褐色悬 浮物。 4、5号可能在取样时吸到底部沉淀,从而导致总磷数据偏高。
下图为上清液效果图
2.1、取500mL平行水样置于500mL的烧杯中,分别向烧杯中定量投加PAC,搅拌20s,静置5min,观察实验现象。
2.2、取上清液观察表观色度、测定TP,实验数据记录见表二。
2.3、试验时间:2014年8月16日。
PAC工艺实验数据(表二)
原水:TP=5.667mg/L 实验时间:2014.8.16
项目
编号 |
药剂用量/ppm |
药剂名称 |
TP(mg/L) |
TP去除率 |
色度、现象 |
1# |
10 |
PAC |
1.362 |
75.97% |
微黄 |
2# |
30 |
PAC |
1.173 |
79.30% |
微黄 |
3# |
50 |
PAC |
1.194 |
78.93% |
清澈 |
4# |
70 |
PAC |
1.068 |
81.15% |
清澈 |
5# |
90 |
PAC |
0.963 |
83.01% |
清澈 |
备注:水样为生化好氧池废水,摇匀后呈灰褐色色,静置2min钟后分层明显上清液有些许灰褐色悬 浮物。
下图为上清液效果图
六、结论
1、通过除磷剂的实验可见,除磷剂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效果,随着除磷剂量的加大除磷效率呈直线上升(排除4、5号取样时干扰所产生的误差)。
2、通过PAC的实验可见,PAC在与除磷剂同等加药的情况下,除磷效果明显不如除磷剂。
3、如控制好除磷剂的投加量,能很好的达到要求的处理效果。根据实验效果如投加量在50-70ppm适当延长沉淀时间,即能达到0.5ppm的总磷排放标准。
相关文章:-----------传统除磷剂与新型除磷剂在生活污水上应用
联系电话:0755-84297315
联系手机:18218815580
公司传真:0755-89641863
电子邮箱:美彩国际xzpabb@163.com
公司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教育北路8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