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污水处理过程中,化学除磷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沉淀污水中的磷酸盐,进而降低出水中磷的浓度的一种方法。采用化学除磷时,药剂选择与投加控制需要注意:
根据水质选择药剂
铝盐(PAC、硫酸铝):适合中性偏酸(pH 5.5-7.0),对低浓度磷(TP < 5 mg/L)效果好,但过量投加可能导致铝残留。
铁盐(FeCl₃、PFS):适应范围广(pH 5.0-8.0),适合高磷废水(TP > 10 mg/L),污泥密实但可能使出水色度升高。
石灰(Ca(OH)₂):需强碱性(pH >10),适合高硬度废水,污泥量大且易结垢。
精准控制投加量
通过小试确定最佳投加比例(如 Al/P ≈ 1.5-2.0,Fe/P ≈ 1.8-2.2)。
避免过量投加,否则会增加污泥量或导致金属离子残留(如Fe³⁺、Al³⁺)。
投加点优化
前置投加:在初沉池投加,可去除部分磷并改善污泥沉降性,但可能影响后续生物处理。
同步投加:在生化池(如A²/O工艺)投加,结合生物除磷,需控制DO和碳源。
后置投加:在二沉池后深度处理单元投加,确保出水达标,但需单独沉淀设施(如高效沉淀池)。
工艺运行参数控制
铝盐/铁盐在 pH 5.5-7.0 时除磷效率最高,需通过 H₂SO₄或NaOH 调节。
石灰除磷需维持 pH >10,处理后需回调pH至中性,避免腐蚀管道。
混合与反应条件
快速混合(G值 >300 s⁻¹)确保药剂分散,慢速絮凝(G值 20-50 s⁻¹)促进絮体生长。
反应时间一般 10-30分钟,过长可能导致絮体破碎。
污泥管理
化学污泥与生物污泥分开处理,避免影响污泥活性(如铁盐抑制厌氧消化)。
化学污泥脱水性较差,需添加 PAM 改善脱水效果。